返回

娱乐:我就是顶峰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2章 是不是很大胆?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东三省都是老乡,李秋棠和秦蓝更是老乡中的老乡,两人都是奉天沈河区人。

    两人认识一点都不奇怪。

    其实有时候真不能怪东三省乱攀老乡,东北人也有话说啊,还不是让你们关内人给逼的。

    李秋棠在家从来不觉得自己是“东北人”,可来了燕京,大家互相介绍是这样的:

    “你哪儿人?”

    “我齐鲁的。”

    “哦,齐鲁啊。”

    “你哪儿人?”

    “我三秦人。”

    “三秦啊。”

    “你呢?”

    “我辽省奉天的。”

    “哦,东北人啊。”

    李秋棠就是这样被洗脑成了东北人。

    你有种跟渝市人说他是川省人试试。

    李秋棠到达钱柜包厢,果如电话里说的,秦蓝在,还有几位导演,不算特别有名,但李秋棠都认出来了。

    几人互相寒暄几句,便坐下来喝酒唱歌。

    听李秋棠说正在筹备毕业短片,几位前辈导演无不气地勉励几句,秦蓝也说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。

    这是一场很干巴的聚会,但李秋棠还是陪着坐到了凌晨才离开,拒绝了几位导演“再去酒吧喝两杯”的邀请。

    秦蓝在钱柜门口抽烟,李秋棠站在一边陪着。

    “你毕业后有去处吗?”

    “还没。”李秋棠双手插兜,“先拍完毕业短片再说呗。”

    秦蓝知道李秋棠就算毕业后不能当导演,也有广告公司、艺考培训等机构要他,不至于像表演系,毕业了没戏演就是当场失业。

    秦蓝掐灭一支烟,李秋棠叮嘱她:“你喝了酒别开车了,叫谁来接你。”

    “没事。”秦蓝喝了一口水漱口,“你怎么走?我送你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又不同路,我打车走。”李秋棠伸了伸脖子看看路上有没有车。

    聊了没两句,秦蓝的车先来了,来接的是她助理,李秋棠还开玩笑说:“怎么不是小明哥来接。”

    “去你的。”秦蓝摆摆手,“他拍戏呢。真不要我送啊?”

    “真不用,你先走吧。我车也到了。”李秋棠瞥见一辆出租车,招了招手。

    秦蓝走之前还说:“这两个月我休息,有啥困难打个招呼。”秦蓝跟这个小弟特别有眼缘。

    “好嘞。”李秋棠知道这就是朋友之间的气,但也领这姐姐的情,挥挥手送别。

    没一会儿,一辆丑不拉几的红黄配色的伊兰特停在李秋棠脚边。

    “去哪儿?”

    “电影学院。”

    “表坏了,50块钱走不走?”

    信你个鬼表坏了。

    但没办法,这黑灯瞎火的,下辆车还不知道在哪儿。

    “走。”李秋棠坐上车。

    李秋棠后面几天还在纠结毕业短片拍什么,真不是他吹牛,点子太多,不好选。

    摄影系学弟王勃学催他赶紧定题,李秋棠不定,他作为被忽悠来掌镜的摄影师拿不到胶片。

    “人家下手快的,去年年底就定了,今年回来就开机。”

    李秋棠说:“我们班就6个人,再快能快到哪儿去。”

    02本科导演班就6个人,李秋棠一点都不担心作业进度。

    李秋棠这几天又重新琢磨了一下自己的毕业作业,点子多,怎么拍怎么有。

    现在的问题是,怎样的短片最能直接助力自己毕业后当上导演。

    当导演拍电影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,以前是国有制片厂的特权,现在虽然市场化了,但一个导演要出头也不那么容易。

    更别说李秋棠只是个应届毕业生。

    这还真不是简单的有钱就行。

    李秋棠想了几天,终于下定决心——玩个大的!

    想到就去做,李秋棠当天下午就去找了自己的班主任,江伟老师——《不要和陌生人说话》的编剧,也是业界知名的电视剧导演。

    “想到拍什么了?”江伟老师坐在办公桌旁抽烟,看自己这位得意弟子低头填着毕业短片申报表。

    “嗯,拍个科幻故事玩玩。”李秋棠在电影名一栏填上“彗星来的那一夜”七个字,在导演和申报人一栏写上自己的名字,把表交给老师。

    从表上看不出这是个什么故事,但科幻一直是短片领域的热门,很多导演,不管是新人还是成名导演,都很喜欢用科幻短片的形式来实验自己的一些想法。

    科幻在国内并不常见,但电影学院毕竟处在学界第一线,师生能很便捷地接触到世界影坛的新事物,对于李秋棠选择科幻题材,江伟并不感到奇怪。

    “你啊,总是能给我出点新花样。”江伟笑道,“行了,去厂里领设备吧。”江伟签了字,批了。

    学院规定,导演系毕业作业,青影厂会免费赞助学生两台摄影机和两盘共计30分钟的胶卷以及一笔不菲的启动资金——不得不

第2章 是不是很大胆?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